small-Optimists and pessimists

在城市的南部有一個廣場,廣場裡的人會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有的在擺賣,有的在表演,有的在畫畫,而有更多的人進行不同題目的演講,宣揚各種理念和宗教。其中最受歡迎的一個講者,講的是悲觀的好處,是有關怎樣透過悲觀的態度保持心情穩定,不讓失望打擊自己,吸引了大批聽眾支持。
 
但在數天之前,廣場來了一位新的演講者,在短時間內聚集了不少羣眾,這位新貴講的是一個相反的概念—-樂觀的價值。很多人也認同他的理念,由於悲觀講者被他搶去了不少聽眾,於是他也走過去樂觀講者那邊,聽聽他到底有甚麼特別。

樂觀講者:「今天我要說的是樂觀的好處,樂觀使我們有更積極的心態。如果我們對未來存著盼望,相信自己可以成功,我們便會更有動力去向著目標行動;相反,若果我們覺得悲觀,認為自己不成功,這種心態會影響我們的積極性。」
 
悲觀講者越聽越不耐煩,他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嘗試找出樂觀講者的漏洞,並加以反駁,證明悲觀比樂觀更好。
 
悲觀講者舉手暫停了樂觀講者,然後說:「請等一等,為甚麼說悲觀的人有欠積極呢?即使我們會調整期望,覺得成功機會不大,但我們仍希望成功,因此我們也會向目標盡力啊。正如一位學生覺得自己考試成績不會太高分,但不代表他會躲懶,最後的成績甚至可能比預期高。」
 
樂觀講者:「你覺得心態上的差異對我們的行為有影響嗎?」
 
悲觀講者有點猶疑,於是樂觀講者繼續就:「試想像有一位銷售員,雖然渴望造成生意,但非常悲觀,總是覺得自己口才不好,沒太大機會成功,你猜他會有怎樣的表現?」
 
「他也會盡力履行他的職責⋯但⋯」
 
「但是甚麼呢?」
 
「但可能不會太進取。」
 
「對啊,因為他覺得爭取也不會成功。這心態會令他錯失不少機會,當長時間生意額都偏低的時候,他就會更加確信自己的技巧不好,不太可能簽成生意,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心態會影響行為,當你認為自己不會成功,怎能積極做?而欠積極所帶來的結果往往又會再令自己變得更加悲觀。」
 
悲觀講者並不認同:「但如果一個人樂觀,他有機會因看不到危機而招致失敗。用你的例子,如果銷售員過份樂觀,覺得自己很有機會造成生意,非常進取,但卻不停遭到拒絕,這些失敗也是一種打擊。」
 
「的確,樂觀不代表成功,但你認為樂觀的人和悲觀的的人面對失敗時有分別嗎?」
 
悲觀講者一時之間沒有反應,樂觀講者再問:「如果一位銷售員的生意額長期低迷,又因為悲觀而覺得自己未來也難以成功,你覺得他會怎樣?」
 
「他應該會放棄……」
 
「如果是樂觀的銷售員呢?」
 
「他較不容易放棄,可能會努力找出失敗原因,尋求改善方法,覺得有一天終會成功……」
 
悲觀講者發現了自己的回答好像認同了樂觀講者,於是他很快便再提出另一個質疑。
 
「如果一個人十分樂觀,他有機會不斷嘗試,然後不斷失敗,當中的的失望感覺又怎樣平衡?相反,悲觀的人一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會失敗,當這真的發生也不會太難過。你說我講得對嗎?」
 
樂觀講者沈默了一會,然後問了群眾一個問題:「你們上一次因為期望落空而失望的情緒維持了多久?」
 
眾人有不同的意見,三星期、兩天、半年、四個月,最長的答案是一年。
 
樂觀講者繼續說:「沒錯,期望落空會令我們失望,但我們有一項很寶貴的能力,就是會自動調節失望情緒。當我們遇到考試失利、求職失敗、工作失意等打擊,我們會感到難過,但隨著新的挑戰和成就出現,很快我們便可以重整心情,別太小看人克服失望情緒的能力。而且,盼望是一種愉快的心情,悲觀的人縱使能減低失望的感覺,但長期沒有盼望的滋潤,你說樂觀還是悲觀所帶來的情緒傷害大?」
 
悲觀講者反駁:「即使我們能夠調節失望心情,但誰能保證數次失敗之後一定會成功呢? 樂觀的人根本是自己騙自己,沒有人能預測將來。可能有人一輩子也不會成功,與其經歷不斷的失望和調整,不如一開始就別抱有甚麼期望。」
 
樂觀講者:「是的,沒有人能預測將來。但如果相信自己會成功是自己騙自己,那麼相信自己會失敗不也是在騙自己嗎?既然都是騙,何不採用一種更有價值的心態呢?」
 
沒有人記得當時悲觀講者是怎樣回覆,但從那天起好像再沒有人在廣場上見過悲觀講者了。
 
 
心理學理論: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指的是有多大的信心自己可以在某件事情上取得成功,2012年Laura Ritchie & Aaron Williamon研究了超過100個音樂系學生,發現這個因素對他們在之後的一個音樂演出的表現有著顯著影響。其他研究也指出自我效能高的人會更有恆心,想出更多策略,定立不同階段的目標,亦理所當然地有更理想的成果。
 
有關人的適應能力
心理學中有一理論名為Hedonic Treadmill,意指我們的快樂指數會被正面及負面的事情影響,但慢慢會回復至正常水平。學者Andrew E. Clark和他的團隊在2006年做過一項研究,發現當人遭遇到不同打擊 (如喪偶、離婚、裁員),一般都能在一年至數年間把對生活之滿意度回復至正常水平。
 
 
藍志豪
輔導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