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是頭遭到遺棄的小狗。牠小時候頗為頑皮,於是主人將自己的姓氏,配上小狗的特質,將牠取名「陳皮」。

有一次,主人給陳皮兩塊大骨頭,陳皮對它們鐘愛有嘉;更對它們珍而重之,收藏在被窩,空閒時從被窩掏出來細細品嘗,或者把玩一翻。即使是跟主人外出散步,陳皮似乎也想帶寶貝骨頭「行街街」。陳皮的天真、單純,總是教人會心微笑的!

 

如是者過了數天,骨頭漸漸發黃,更開始發出隱隱的異味。骨頭己經不可食用,遑論讓陳皮用嘴巴接觸?於是主人決定將骨頭掉棄。可是,陳皮咬著骨頭,苦苦哀求主人不要掉了它。在主人堅持之下,陳皮無可奈何目睹主人將骨頭放進垃圾桶。可憐的陳皮呆坐在垃圾桶前憑弔骨頭。直至主人收集垃圾,將一整袋垃圾送出家門口,陳皮只得無奈目送寶貝離開。

 

陳皮傷心極了,躲在一旁默不作聲。看來,牠還在思念兩塊如珠如寶的骨頭。主人不忍牠傷心,把牠抱進懷裏,説道:「下次再給你塊新的吧!」陳皮聽見,抖擻精神,搖起尾巴,攘著主人快快給牠下一塊骨頭。

 

漫長人生,我們總試過為失去了的東西感到難過、懊悔、擔心、挫敗,陰霾久久不會消散。陳皮失去寶貝後的心情,由無奈到抑鬰,由抑鬰到再次興奮起來;牠的轉變過程,體現到一種處世哲學:「斷、捨、離」。

 

「斷」是斷開跟過去東西的關係;「捨」是捨割這件東西;「離」是離開對事物的執著,從新上路。陳皮見到主人收起骨頭,掉它進垃圾桶,心情無奈,是「斷」;主人將整袋垃圾送出家門口,陳皮始終被迫跟寶貝話別,感到抑鬱,是「捨」;聽到主人説多給牠一塊骨頭的一刻,陳皮終於接受了寶貝的離開,放下對它執著,再次興奮起來,是「離」。

 

「斷、捨、離」,推動了陳皮的內心由執著在失去寶貝,到接受寶貝的離開,並放下對這份寶貝的執著;同時,使牠從情緒的深谷中爬起來,在人生(狗生)的道路上繼續前進。也許這是一份值得我們學習的處世哲學。好吧!文章謹此作結,因為主人要為陳皮送上新的骨頭去!

 

陳凱榮  輔導心理學家

二零一四年八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