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兒童輔導工作期間,來訪的家長經常提出關於兒童智力發展的問題。家長擔心孩子不夠聰明,將來就沒有優秀的學業成績,事業和人生的發展因而受到限制。《論語》云「學而優則仕」,傳統中國文化的觀念重視學習,學而優者,可進身仕途,成就大業。在這樣的文化背景底下,家長擔心孩子的智力發展並非無中生有。

在一次家長講座中,筆者談及香港用作為小學生作智能評估的工具<韋氏兒童智力量表>(註一)。家長作出個有趣提問:「孩子曾經留級,若現時為他作智力評估,其表現會否遜於同齡孩子?」另一位家長也聽到以上問題,也提出類似的擬問:「我的孩子在外地完成幼稚園課程,課程不及香港的艱深,孩子的智力會因而被拖垮嗎?」這位家長的擬問題都引人深思。這兩個提問涉及兩個迷思:一,學習只會在校園發生;二,「智能」就是學業成績。

 

迷思一:學習只會在校園發生

我們還未上學時,我們從家人身上學會了說話;初出茅廬時,我們從同事身上學會使用影印機;在職場打滾一段日子,我們學會了處理工作上的突發狀況。「學習」只會在校園發生嗎?看來不是。理論上學校是一個供人學習的場所,可是,學校不是唯一一個可以進行學習的地方--學習是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面對接二連三的難題,並為自己解決這些困難。在解難的過程,我們從嘗試與錯誤(trial and error)中汲取經驗,摘取知識,學習技能。因為孩子沒有研習深奧的課程而擔心他們智力不如人,似乎是個沒有必要的構想。每個孩子正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經歷不同的事物,從這些經歷中學習,他們都在發展自己獨特的智能。

 

迷思二:智能就是學業成績

甚麼是智能?我們談及「能力」,往往是指某人有多大能耐將事情辦好。根據美國哈佛大學教授Ha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註二),人類有八大智能:語言、數理、人際、內省、自然、運動、音樂、藝術。後來更有學説提出「存在智能」,即一個人對於了解「存在」的能力。人類智能有多個向度,每個人在每個向度都擁有無限能力等待開發。 一個人的學業成績理想,反映他在語言、 數理方面的能力有相當水平--這並不代表他於其他方面的能力都很高。只著眼在學校所學習到的「智能」實屬有限,在日常生活體現到的智能反而來得更多元、更全面。

 

從以上角度回顧兩位家長的疑問,課程上的差距,似乎並非導致智能評估結果出現重大差別的主要原因。若要培養智能,要重視的不是孩子的學習程度,而是孩子在日常生活經歷到甚麼、體會到甚麼、學習到甚麼。筆者主張智能是由生活培養的:從校園學習到語文數學,是語言、數理智能;從日常遊戲體會到團體溝通技巧,是人際、內省智能;從欣賞經典音樂以致粵語流行曲培養到鑑賞能力,是音樂、藝術智能;從「踢街場」揣摩到的運動技巧和致勝策略,是運動、自然智能。總之,日常環境就是培養智能的好地方,無需他求!

 

陳凱榮

輔導心理學家

原文撰於二零一四年八月十二日

 

註一:香港韋氏兒童智力量表(HK-WISC)為香港主流使用的兒童智力評估工具。家長如需要為兒童進行智能評估,宜先諮詢合資格的心理學家,再行選擇評估工具。

 

註二:美國哈佛大學教授Harward Gardner於1983年提出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可分為八項;八項智能是幫助人類針對不同環境的生產、解決問題、洞悉潛在問題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