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 年瑞士精神科醫生Elisabeth Kübler-Ross 寫了一個有關悲傷的理論,解釋當摰愛離世之後親人的心路歷程,之後理論更推而廣之應用在不同的失去經歷,包括失去一些重要的關係。

在他的理論中,人會經歷五個不同的階段:

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悲傷、接受。

而這篇文章只會討論當中的兩個階段 ── 討價還價及悲傷。

當最喜歡的人離開了自己,大概每個人都會過經歷討價還價的階段,我們會希望做一些事情,藉此令對方回心轉意,令時光倒流,回到最初最燦爛的時刻。而到了理論中的悲傷的階段,我們終於都明白無論怎樣挽留,對方也是留不住,終歸都是要離開。

這兩個階段看似有很明確的分別,但事實上我們經常有一個錯覺,以為自己接受了一切已經完結,但偏偏在不知不覺間,卻做著討價還價的事情。

一方面我們口裡會說和他已經沒有可能了,但在另一方面,

我們會按捺不住,發他一個又一個短信,然後忐忑地等待著對方的回應;

我們會在Facebook打一些想他看到的東西,希望對方會想起自己;

我們會偷偷看他whatsapp的狀態,期待「在線上」會否突然變成「輸入中」…

但每次期望只會變成失望,失望慢慢轉化成痛心,但卻沒有令我們轉移到悲傷的階段,因為再多的失望,我們仍然捨不得死心。

是的,理性上我們當然知道根本再沒有可能了,但就是死不了心。但唯有放下,我們才可以真正開始一個完全沒有他的新生活,才能決心找尋不靠他也能快樂的方法。這個過程不容易,掛念的感覺如影隨形,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面對悲傷,我們可以找別人傾訴,或做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或令自己變得忙碌,甚至找一個私人空間容許自己傷感。但若我們每次安撫自己的做法都是嘗試從修舊好,給自己虛構一個沒法達成的假希望,便永遠無法到達下一個階段。

當我們用盡所有方法,仍然沒能成功討價還價,便是放下的時候了,置之死地,才能重新出發。

藍志豪

26/8/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