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們來說,吃苦不是最辛苦,改變反而比吃苦苦上百倍。為甚麼改變這樣難?

改變即是要放棄舊思維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改變意味你要放棄一些舊有的觀念。在心理學上新舊想法出現矛盾的狀態稱為認知失調,這種失調是一定要平衡的,而若你不想放棄舊想法,另外一個解決方法就是排斥新思想。舉一個例子,你經常到一家餐廳吃飯,對店子以至店主已產生一定感情,忽然有人來告訴你店子的衛生有問題,還拿出很多化驗報告,你會否自此不去這個店舖呢? 其實在你光顧店鋪的過程中,你會不斷產生一些觀念,例如店子值得光顧,或店主夠老實,店主很好人,而那些叫你不再光顧的論調,其實是在威脅你已有的想法,令你出現思想上的矛盾。如果你打算接受這些新的論點,代表了你要開始相信這家店其實由此至終都不老實,你要相信店主騙了你很長時間,你要相信你之前都是一廂情願地認為他很好,你甚至要開始相信人性是不完美的,這種心靈上的打擊,有時比吃錯食物拉肚子更難以接受,有些人甚至毒死也不肯接受這些殘酷的現實。

而為了捍衛自己的舊有概念,我們也有很多招數,例如把所有產生矛盾的事件說成個別例子,不影響店子是可信的本質;或隱惡揚善,辯稱店子雖然不太衛生,但好吃又便宜,所以仍可繼續支持; 或用臭蟲論,說世上每間餐廳都有點不衛生,不能過於苛刻。這些講法在不認真分析的情況下好像有點道理,有些人的反駁方法更為無理取鬧,例如會說自己喜歡骯髒,喜歡肚痛,別人管不了,他們為了繼續相信店主是值得支持,扭曲自己也在所不惜; 有些人則會對所有批評視而不見,掩耳盜鈴。無論是哪個方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令舊有想法不受動搖,在這情況下出現改變根本是沒可能的事。(如果大家有興趣用較學術化的角度了解更多悍衛舊觀念的心理機制,可參考筆者舊文: 說服人為甚麼這樣難)

改變是一場賭博
改變除了帶來心理上的矛盾,這也是一場未知結果的冒險,你不知道嘗試改變之後情況會否更差,這對喜歡穩定的人來說特別難受。繼續用剛才的例子,舊的店子有機會令你拉肚子,但你不吃的話你意味你要找另一家,這其實有很多隱憂,譬如到底有沒有下一家店子,下一家店子會否更骯髒,或價錢貴到根本吃不起。我再舉一個更易有共鳴的例子,如果你是一個中年女性,和另一半相處得不開心,但仍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你敢不敢冒險分手,再找下一段戀情? 對未來的擔心會令人不敢去冒險改變,所以受苦雖然苦,但它給你安全感熟悉感,你也知道最差的情況是怎樣,但要改變,你雖然知道有機會令你解脫,但沒有人可以保證結果不會比之前更差。

改變需要行動和付出
另外,改變除了需要冒險精神,還要行動、還要付出。但對某一些人來說,行動和付出的苦,比吃苦的苦更苦。又以骯髒食店為例,即使你不怕嘗試新東西,或者你知道一定有更好的餐廳,但你要找另一家就要走更多的路,時間也要花更多,這些行動並不是每個人也願意做,更不用說再進一步的行動,如找店家理論,指摘他食物不衛生,討回公道。行動對某一些人來說,比受苦辛苦太多了,受苦不算苦,付出才是苦。但這類人都是很精明的,如果世上有無痛改變的方法,他們是非常樂意參與,或當他們發現原來吃苦比付出還慘,他們自然也會採取行動。

有時我們看見別人受苦卻不肯改變,不用覺得稀奇,其實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總會有些寧吃苦不改變的時候,問題是我們可否在危急的時間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踏遲了的話,到想改變的時候可能已經於事無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