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輔導入門的課堂裡,一位教授在教導學生輔導別人時要抱著一個怎麼樣的心態。他說出了一個情景讓學生思考:

 

「試幻想一個情況,一個女生有一個的男朋友,他對這個女生非常差,經常不瞅不睬,甚至會會問她借錢,令這個女生經濟壓力沉重,而且終日也鬱鬱不歡。但她又捨不得放棄這個男朋友,仍希望這個男生會轉好。如果你是這個女生的最好朋友,你會甚樣做?」

 

班上的同學都議論紛紛,但大部分的同學也會勸她和男朋友分手,更有激進的女生討論得咬牙切齒,認為她非常愚蠢,勸導她之餘也會介紹男生給她認識,誓要令她和現任男友分手。

 

教授在聽取了同學的意見之後,沒有加任何評語,卻說了另一個情景:

 

「一個年輕人幾經辛苦終於在大學的法律學院畢業,並受聘於一間很好的公司,前途一片光明。但他為了發展繪畫的興趣,毅然放棄法律工作,幾年間生活變得貧乏,但他仍決定堅持理想。如果你是這個年輕人的最好朋友,你會甚樣做?」

 

同學再一次進行討論,有部分同學認為年輕人不智,會勸他把畫畫當作興趣,不應把所有時間精神投放在這之上。但主流意見還是認為他為了理想甘願放棄物質生活,情操值得尊敬,作為好朋友應該支持。

 

教授了解了同學意見後仍然沒有任何表示,還再說了一個情景:

 

「一位男士的母親得了重病,而為了支付她的醫藥費用,他花了很多時間做額外的工作尋找外快,還取消了和女友結婚的決定,最終女友離她而去。如果你是這個男士的最好朋友,你會怎樣做?」

 

在今次的討論,同學都認為男士的遭遇很不幸,但照顧母親的責任不能不盡,唯有以朋友身份盡力支持,甚至願意在經濟上作出幫助。

 

在同學討論完之後,教授問了同學一些問題。

 

「三個情景的主角都是因為一些原因令生活變得困難,經濟壓力大,但為甚麼為男朋友是愚蠢,為理想是值得尊敬,為家人是必要盡的責任,為甚麼我們有這樣的判斷呢? 如果別人的價值觀和我們不同,卻因而一些我們認為愚蠢的選擇而受苦,我們能否包容他們的選擇? 如果你執意要幫他們脫離痛苦,是他們真的有需要,抑或只是你們看不過眼?」

 

如果你懂得回到教授的問題,一定會是一個可以為朋友帶來強大心靈支持的良師益友。

 

Psychology Theory

人本治療創立者Carl Rogers 認為無條件接納是令案主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而無條件接納的意思是我們不以自己的價值觀或觀點批判他們,無論他們怎樣也能接納和關懷,尊重他們的自身感受和經驗,而不會因為個人取向而強迫他們。

 

藍志豪

輔導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