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一陣子台灣發生了一件虐殺少女,然後燒屍的案件,案發過程慘不忍睹,死者先後遭施虐者用石頭長時間虐打及輪姦,更驚人的是嫌犯包括兩名兒童,這不禁令人回想起香港轟動一時的秀茂坪童黨燒屍案,案中死者亦是遭到長時間虐打致死。如此血腥的犯案手法在社會上絕對不是常見,但也未至於鳳毛麟角,在不同國家也會出現殘忍的虐殺案件,而在香港,除了剛才提及的燒屍案,還有其他案例,包括寶馬山雙屍案,Hello Kitty 頭藏屍案等等,死者生前最後一段時間都受到非常殘酷的對待,但最令筆者最不敢回想的案件,要數到1988年發生日本的水泥藏屍殺人事件,無辜遇難者被禁錮了足足41天,她在這41天裡的經歷我不便亦不想在這裡敘述,有興趣的人士可自行搜尋相關新聞紀錄。

筆者研習心理學已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而極端暴力行為的發生原因一直都是我十分希望解答的問題。極端暴力行為不是指打人一拳、踢人一腳、甚至插別人一刀致死,而是指那些使人極度痛苦的折磨方式,在很多案件中拖虐者甚至不希望受害人死亡,只了想折磨他。相信大部分人都和筆者一樣,不喜歡看見血腥暴力的事情,我連看人肉叉燒飽也會感到噁心,但在古今中外裡,有不少人以各式各樣極其殘忍的行為對待另一些人,這是甚麼原因呢? 在這篇文章裡筆者嘗試以自己有限的心理學知識去分析背後的原因

嚴重挫敗產生敵意,繼而引發攻擊動機
要對另一個人做得出極端暴力行為,通常都因為施虐者對遇害者產生了極強烈的敵意,而敵意出現的原因,很多時又因為遇害者直接或間接導致施虐者出現了嚴重的挫敗。著名的心理學理論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說的正正是這個現象。當一個人的期望遭到阻礙時,就會激發出他的攻擊慾望。這個挫折指的可以是一些非常個人的經歷,例如另一半提出分手; 亦可以是宏觀的挫折感覺,例如對社會貧富懸殊現象的不滿。心理學學者Ervin Staub (2004) 提出這種對社會的挫敗感會令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產生仇視,認為該部分人導致社會問題出現,而最嚴重的後果是大屠殺以及種族清洗。而在另一個針對美國校園槍擊案的研究(Leary, et al. 2006),發現在受調查的15宗案件中,有13宗的犯案者是受到社交中排斥而感到挫敗,研究員更推斷這種社交挫敗是引致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然而大家都知道單純遭到挫敗是不會令我們攻擊別人,背後必定會有其他更複雜的原因。Berkowitz (1989) 首先綜合了不同的研究,提出因挫敗而衍生的負面情緒一定要非常強烈,攻擊的傾向才會出現,因此假如我們在櫃員機前排隊時會因為長長的人龍而感到挫敗,但所帶來的負面情緒並不強烈,並不足以令我們出現攻擊的動機。而就算當負面情緒非常強烈而且敵意出現了,我們會否透過暴力宣洩亦受大量因素所影響。
敵意轉化成暴力行為
Franken (2007) 提出了一個敵意行為的理論模式,當一個人出現了敵意之後,他可能會直接攻擊威脅的來源,或者用其他方式處理自己的敵意,例如離開等等。會出現這個分野的原因,當時人的成長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他身處的環境鼓勵溫和的解決問題,身邊有良好榜樣,提倡約束自己的行為,當時人在敵意出現時也傾向沿用這些方法; 但若當時人的成長環境鼓勵,以暴力解決問題(例如他們是童黨成員),出現侵略性行為便會較高。

這裡指的成長環境除了包括家庭環境,還包括他們所接觸的到媒體。電視、電影、遊戲等會在不知不覺之間塑造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有一個研究是針對歌曲對人的影響(Fischer & Greitemeyer, 2006),受試者被分成兩組,一組聽一些攻擊女性的歌,另一組聽一些中立的歌曲,之後受試者會參與另一個聲稱是有關辣椒醬的市場調查,他們負責分配一些辣椒醬給一位試味員,而這個試味員是研究員安排的,他/她會明言自己不太能吃辣,只是為了報酬才參與實驗。受試者會被告之無論他分配多少辣椒醬給試味員,試味員都會把它全部吃完。

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受試者是男性而試味員是女性,在聽過厭惡女性的歌後會分配更多辣椒醬給她,而當受試者是女性,或試味員是男性時便沒有這個現象。在後續的實驗之中,更發現如果受試者聽完抵毀女性的歌之後,他們當下對女性的觀感會變得更負面。一首歌曲尚且可以產生如此作用,可想而之如果一個人對期被侮辱女性的媒體渲染,例如經常看暴力的色情電影,他們對女性的觀感會產生甚麼樣的變化。

在1981年心理學家Edward Donnerstein 和 Leonard Berkowitz 做了一個極具啟發性的研究,主題是色情電影對觀眾的影響。他們首先安排一個演員開罪受試者,然後找個原因安排受試者觀看一段5分鐘片段。而受試者會分成四組,觀看以下的其中一段影片:

A. 一個訪談節目
B. 一段性愛色情片段
C. 一段暴力色情片段,受害女性遭兩名醉酒漢綑綁、掌摑以及性侵犯,但在片段的最後30秒女受害人面露笑容以及沒有作出反抗,片終更有介紹說該女性最後欣然接受了性行為
D. 和之前的暴力色情片段一樣,但受害女性反抗到底,片末解釋該女性覺得這段經歷侮辱及噁心

在看完片段之後,受試者得悉開罪他那位演員做了一份測驗,而受試者負責批改,每當演員答錯一條題目,受試者都可以電擊演員。電擊分1-8級,越高越猛,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電擊強度。結果發現如果演員是女,而受試者看完C或D的片段(暴力色情片段)之後,會選用較重的電力,但若演員是男性,或受試者看的是A或B的片段,則沒有這個現象。

這個研究結果很容易理解,看完暴力的片段之後,我們會更大機會攻擊敵視的對象。但如果那個女演員由始至終都沒有得罪過受試者,換言之受試者對她無怨無仇的呢? 在同一項研究的實驗二,刪掉了演員開罪受試者的部分,受試者直接觀看四段片段的其中之一,然後批改演員的測驗及進行電擊。而實驗結果顯示只有一段片段會令受試者電得更兇,這段片段是C,亦即是受害人最終面露笑容的暴力色情片段。

這些結果告訴了我們甚麼? Donnerstein 和 Berkowitz在文獻裡也提出了解釋,C的片段其實暗示了暴力是可接受的,受害人並不是那麼痛苦甚至帶點享受,這種意識解除了受試者對侵略行為的壓抑,令他們電擊演員時變得更加狠心。由此可見媒體會在有意無意之間影響了我們對世界或暴力的看法,影響了我們對待別人及處理敵意的方式。

攻擊行為變成各種兇殘的酷刑
在不同案件中,兇手的施虐手法都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得出的,但他們的概念從何而來? 在說下去之前,我們先做一個實驗,如果我請你想一個最能令別人痛苦的酷刑,你想到甚麼方法? 你這個意念是怎樣產生的? 我相信有很大的機會都是參考了之前曾接觸過的書籍、電影或漫畫。在媒體中出現過的暴力方法其實為施虐者提供了行刑的素材,令他們可以模仿或啟發了他們的「創作」。現實中也有不少這類例子,例如奪命狂呼電影盛行時,出現了數宗模仿電影的殘忍案件,更有一名比利時人穿著奪命狂呼的服飾殺了一個15歲的少女(Brehm, et al. 2008); 秀茂坪童黨燒屍案的涉案少年亦是《古惑仔》漫畫的擁躉。

想得出也不代表做得出來,而極端暴力的媒體還有另一個影響,就是使人對暴力行為感到麻目。筆者還記得自己看恐懼鬥室第一集的時候覺得十分難以接受,但隨著越看越多,噁心的感覺也逐漸減少,結果第一至三集是在同一個晚上看完。而這個現象不僅是我的個人經驗,在2007年有一項研究安排了一班受試者玩暴力電子遊戲或者普通電子遊戲,之後再安排他們看真實的暴力片段,例如槍擊或監獄打鬥,最後發現如果他們先前玩了暴力遊戲的話,看暴力片段時的心跳和皮膚電阻感應會比較低,亦即是會變得比較無動於衷(Carnagey, et al. 2007)。而除了接觸到的媒體之外,人的同理心,即是感受別人情緒和想法的能力,亦影響我們會否做出極端暴力行為。如果一個人能體會別人所受的痛苦,感同身受,他如何可以狠心做出極度凶殘的事呢?

總結而言,一個人要對另一個人做出殘忍的暴行,受著很多不同因素所促使,筆者列出了部分可能的原因。首先施虐者對受害人可能有著滔天的敵意,這份敵意有機會源於受害人令施虐者的期望無法達成,因而產生了強烈的挫敗感,或受害人成了施虐者挫敗來源的代罪羔羊。而這份敵意要演變成攻擊行為,還牽涉施虐者是否視暴力為處理問題的主要手段,或他的一些世界觀,例如女性都是低賤的,或弱者是沒有權利等等,這些心態和思想很多時都是受到成長環境和所接觸的媒體所塑造而成。在這些心態的影響之下,暴力便會成為他們發洩敵意的方式。而他們之所以想得出並能夠狠心執行那些極度凶殘的施虐方式,有機會是因為他們模仿了一些在媒體裡出現過的方法,另外他們對別人的痛苦也會比較麻目,在種種因素影響之下,終於釀成了一宗又一宗令人不忍卒睹的慘案。

藍志豪
輔導心理學家

References
Brehm, S. S., Kassin, S. M., & Fein, S. (2008). Social psychology (7th ed.). Boston, MA, US: Houghton, Mifflin and Company.
Carnagey, N. L., Anderson, C. A., & Bushman, B. J. (2007). The effect of video game violence on physiological desensitization to real-life viole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3), 489-496.
Donnerstein, E., & Berkowitz, L. (1981). Victim Reactions in Aggressive Erotic Films as a Factor in Violence Against Wome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41(4), 710-724.
Fischer, P., & Greitemeyer, T. (2006). Music and Aggression: The Impact of Sexual-Aggressive Song Lyrics on Aggression-Related Thoughts, Emotions, and Behavior Toward the Same and the Opposite Sex.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9), 1165-1176.
Franken, R.E. (2007). Human Motivation. (6th ed.). Belmont, CA: Thomson.
Leary, M. R., Twenge, J. M., & Quinlivan, E. (2006). Interpersonal Rejection as a Determinant of Anger and Aggression.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0(2), 111-132.
Berkowitz, L. (1989). 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Examination and reformul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106(1), 59-73.
Staub, E. (2004). Understanding and responding to group violence: Genocide, mass killing, and terrorism. In F. M. Moghaddam, A. J. Marsella, F. M. Moghaddam, A. J. Marsella (Eds.) , Understanding terrorism: Psychosocial roots, consequences, and interventions (pp. 151-168). Washington, DC, U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